Crème fraîche
自從認識法式酸奶油之後,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地做一些相關料理。
蘑菇燉雞意麵
雞腿肉去骨後先皮朝下煎到兩面微焦,取出後放到一旁。鍋中放入蘑菇、洋蔥(這裏會用白蘑菇和白洋蔥,考慮到顏色和質地)煸炒到軟,加入酸奶油。一般來說是放奶油啦,但這不是迷上 Crème fraîche, 唯一一點奶油是流動的,酸奶油比較固體,先用水兌開會比較方便。攪勻後把雞腿肉放回去燉煮,調味有黑胡椒和歐芹碎(使用了乾歐芹碎),如果有也可加些白葡萄酒。
趁手時另起一鍋煮意麵,大致有些微夾生的時候瀝出,等到雞腿肉湯汁稍收乾,把意麵扔進鍋中繼續燉煮。這裏意麵會讓湯汁變得濃稠,但有時可能麵還沒熟透湯卻快沒了,可以適量加水。
關於雞腿肉去骨,完全的「唯手熟爾」,當然有一把廚房剪刀會更好(刀真的不行)。
完整版魚派
看上去很麻煩實際一點也不麻煩只有小麻煩(。只(?)需要冷凍雜魚,冷凍西蘭花和花菜,土豆子,酸奶油和麵粉。
先讓微波爐把冷凍雜魚和冷凍花菜們解凍,微波爐工作的時候做白醬。總之就是油、黃油、麵粉、酸奶油兌水。以為麵粉會結塊,但估計和油必須有一定比例(所以油量需要很多),最終能夠輕鬆攪開成一些糊糊(很好吃呢畢竟這麼多脂肪)。而後把雜魚蔬菜們扔進鍋中攪和,使得湯汁質地均勻。調味使用鹽和黑胡椒,鹽酌情因為煙燻魚可能本身是鹹的。
土豆子削皮切塊煮成土豆泥,以鹽和黑胡椒調味。找一個烤箱可用盤,倒入鍋中的魚和土豆泥,使用叉子進行一番創作(有菜譜這裏會加芝士,但是顯然盤子放不下了就省去),放入烤箱 200 度 20 分鐘左右(看上色判斷畢竟大家都是熟的嘛)。
不得不說烤土豆真好吃!而吃魚怎樣也吃不飽啦,全靠西蘭花和花菜,和來自黃油和奶油的脂肪吧。
咖哩牛肉(失敗)
去超市購入一塊牛肉(我也不知道有什麼區別,一般會選有 roast 字樣的),土豆子、胡蘿蔔和洋蔥,當然還有咖哩粉、買了很久卻沒吃的蘋果和酸奶油。我覺得咖哩粉比現成的咖哩味道更濃郁一些,至於蘋果切細碎後一起燉煮,就會有日式咖哩的清甜味而不需要咖哩塊了。
牛肉切塊後先煎一下焦糖化,而後放入剩下的所有(除奶油),最後交給高壓鍋。這次失敗的原因或許是把酸奶油同時加入了,導致底部煮糊(還是蓋子沒緊無法上汽?),總之感謝 IP 報錯後立刻停止,還有一大鍋可以吃。
關於土豆,如果是買的小土豆即使切小塊也需要削皮,不然燉煮時無法撐破土豆皮化開還需要手動碾壓。
咖哩牛肉可以配米飯或者 pitta 餅,都很不錯。
肉呀
羊肉抓飯
購入半隻羊腿,使用庖丁解牛的方法切成塊(亦即切肉/筋而不要切骨頭畢竟也切不動),大骨比較難處理可以順著骨頭將肉剔下。選取適量,剩下的可扔進冷凍留待下次用。做飯一般選羊腿肉,因為羊腿肉沒有羊肩那麼肥,吃飯不會輕易就膩了。
配菜有洋蔥和胡蘿蔔,當然如果恰巧有沒吃完的芹菜也會剁碎加入(有一種別樣風味)。調味主力是孜然粉,加一些醬油上色。
關於高壓鍋的順序,底部是肉,而後米飯再蔬菜。不能攪拌,這樣不會糊底而米飯被水浸透則不會夾生。
出鍋後再以鹽調味,也可再加許多孜然粉。這時添上果乾,油潤的米飯又有酸甜的滋味,非常相得益彰。
牛豬打拋飯
非常好做、快手又好吃的一道菜/飯。只是對調料有一些要求,需要打拋葉(就用羅勒啦,新鮮羅勒)和魚露。
冰箱裏上次做餃子剩下的肉餡拿出來(解釋了為什麼是牛豬混合),攪和一下使肉不再是絞出後的條狀,不需要做什麼扔進鍋中大火煎熟,這時一定要眼疾手快地把肉壓碎成小顆粒狀。待水煮幹而肉糜微焦後下洋蔥丁,以醬油和雨露調味,當然也有鹽和糖(酌情加許多生薑粉和白胡椒)。翻炒後加入紅椒丁和羅勒葉碎斷生即可,羅勒葉的氣味真是獨特呢,清香撲鼻。
魚露和羅勒應該是本品靈魂,魚露臭臭的氣味烹煮後帶來鹹香,羅勒則是濃烈的餘韻。食用時搭配米飯,煎一個流心蛋,配上青檸汁,真是豐富而清爽的味道和口感。非常適合有些熱的日子。
關於煎蛋(來自一打蛋的經驗),似乎大火才能煎出一面微焦而一面流黃的質感,打蛋時稍微傾斜一下鍋子蛋白就不會流得到處都是。我喜歡在蛋旁灑水好讓蛋快點熟。
滷肉飯
學習了 Amy & Jacky 的滷肉飯菜譜。總之容錯率很大,全部交給五香粉和醬油。蔥既可以用洋蔥也可以用韭蔥,肉不要切太小不然就煮化了,這個也可用 pot in pot 技巧一鍋出。無可挑剔地好吃,就是前置的煎肉需要一番功夫。
隔夜浸泡後味道更好,當然也可以煮幾個蛋做滷蛋(但這次太貪心肉放太多就作罷)。配兩顆難得買的上海青,使用微波爐水煮,那麼就上菜吧。
「濕垃圾」
夏天來了,黃瓜和番茄打折了,於是可以吃很多沙拉。因為看了本書講到要吃些有槲皮素的食物(aka 洋蔥),所以買了個洋蔥罐頭;又爲了豐富食譜,還買了橄欖和甜菜罐頭。但是沒想到夏天很快就過去,沙拉冷冷的也不想吃了…(突然想到兩年沒吃完的陳年橄欖(就剩幾粒、已扔
只不過買完才知道其實還是吃新鮮更好,畢竟罐頭食品算是隻提供調味吧。
那麼就來看看今年又拌出什麼新「濕垃圾」了。
番茄彩椒洋蔥
彩椒洋蔥切丁後用超便宜白葡萄醋和鹽醃製一下,使用時現切番茄(覺得麻煩一起醃也行)和隨便蔬菜(比如生菜或芝麻菜混小菠菜),加些幹歐芹和黑胡椒粉。完成。
這個醃料也可以醃蝦,這樣濕垃圾就沒有那麼無趣;也可以加上鷹嘴豆,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蛋白質和碳水。
一起來吧大雜拌
意思是把所有有的全部切切加起來。這次發現羅馬生菜其實也挺適合做沙拉,而且比冰山生菜好切一些;黃瓜切片後再切一半更方便入口。
謝謝乳酪
番茄、馬蘇里拉乳酪和小菠菜混芝麻菜,配義大利黑醋 Balsamic vinegar 和橄欖油。非常美,誰讓黑醋是甜甜的呢。
一直覺得菠菜會澀,但是小菠菜還可以,比單吃芝麻菜有趣一些。
另外在波蘭超市買到枇杷吃,非常酸罷了!夏天也是吃瓜的時候,只是瓜也有很多糖分呢,需克制地食用。